EN
返回教育

教育

啟迪視野:推動教育發展 培育新世代的力量

Shaw STEAMS for Good

邵氏基金會憑藉對教育的前瞻視野,多年來持續投身教育公益,對香港教育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我們立足本地,致力拓展國際合作,為本地學生創造全球機遇,擴闊他們的知識和視野。

校園建設

推動高等教育的發展

早期,香港的高等教育尚處於起步階段,當時全港僅有香港大學及後來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學,為本地學生提供高等教育。邵氏基金會洞悉這一重大缺口,展現非凡遠見,配合政府積極推動高等教育發展,不僅為這兩所大學提供重要資助,更鼎力支持其他專上院校,包括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樹仁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等,提升這些院校的設施和水平,協助他們由學院正式升格為大學。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Sir Run Run Shaw Hall
Hong Kong Poly University, Shaw Amenities Building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Shaw Campus

邵氏基金會的資助為這些院校帶來了標誌性的校園建築,不只提供先進的教學與研究空間,並蛻變成學術交流、創意展現與社區參與的活力樞紐,是許多學生校園生活重要的一環。

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的逸夫教學樓,大樓特別為文學院而設,把本來分散的學術部門和研究中心滙聚其中,促進跨學科合作,增強學術社群的凝聚力。這座教學樓的設計別具心思,把課室、展覽空間及表演場地集於一身,創造一個融合學習、研究與文化交流的空間。

Hong Kong University, Run Run Shaw Tower
Hong Kong University, Run Run Shaw Tower
創新育才

現代化方式培育學術人才

除了資助高等教育設施外,邵氏基金會亦撥出資源,為傑出或有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獎學金與助學金,讓來自不同生活及經濟背景的學生均能受惠。近年,基金會於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設立「邵氏影城獎學金」,頒發多個獎項,其中包括專為優秀電影學生而設的「特優獎學金」,鼓勵學生更積極投入電影藝術的創作與實踐。

基金會亦因應社會急速演變及現代化的教育理念,推出多個項目,其中之一是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的「邵氏 STEAMS 善創計劃」。這項創新計劃融合設計思維及體驗式教學,培育學生應對迅速變化的社會,讓他們掌握科技知識和激發創意,將來成為具備同理心及多元思維的領袖。

Shaw STEAMS for Good

全球拓展與國際視野

除了在本地促進教育創新,邵氏基金會亦善用其國際網絡,為學生創造機會,資助他們到世界一流的高等學府深造。早於1982年,基金會設立「邵逸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 (Sir Run Run Shaw Scholarship Programme for Graduate Studies),資助東南亞傑出學生到牛津大學及薩塞克斯大學進修。1989年更將資助拓展至其他海外知名學府,包括劍橋大學、哈佛大學及史丹福大學。此外,在 1989年至1996年間,基金會亦透過「劍橋英聯邦信託獎學金」(Cambridge Commonwealth Trust) 設立「邵逸夫劍橋獎學金」(Sir Run Run Shaw Cambridge Scholarship)。這些教育項目連結世界各地高校,提升學生的學術和研究能力,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人才。

Sir Run Run Shaw Scholarship Programme for Graduate Studies

一直以來,邵氏基金會透過不同方式推動教育及開展慈善工作,對香港整個高等教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造就了一大批達國際級水平的大學設施和無數受惠於各項資助的優秀畢業生。基金會樹立了教育新典範,塑造敢於創新的未來領袖。與此同時,基金會亦傳承其使命及精神,持續投放資源於教育發展,惠及新一代。

分享
已複製連結